新闻资讯
春和景明,在“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春花竞相绽放,一同释放的还有全球科技创新和交流的好声音。中关村是我国现代科技创新的摇篮,如今,每年一度的中关村论坛已经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开设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128场活动,关注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绿色双碳、生物医药、脑机接口等前沿产业。5天时间里,中外嘉宾共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这其中,如何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赋能发展中的北京实践
“中关村展现了北京作为全球第三科技集群的创新活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在致辞中表示。
“中关村是中国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是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实践者,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在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表示。今年该论坛主题为“改革与创新: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北京正是这一主题的践行者。
近年来,北京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市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2024年,北京专利授权量达20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9.81件,稳居全国第一;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153.3亿元,知识产权价值不断得到释放。此外,北京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北京智造、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北京品牌走出国门。2024年全年,北京创新主体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超1.2万件;在WIPO公布的全球前50大PCT申请人中,有4家来自北京,其中京东方和小米均位居前十。
人才是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实践的重要支撑。“国家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急需大批复合型、实务型和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面对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清华大学以创新的观念和态度,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
去年9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北京市的积极推动下,清华大学与WIPO联合培养的“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硕士项目,其第一批学员已顺利入学。“这一项目将知识产权法放在更宏大的创新环境中,强调知识产权法与创新政策的互动和竞争关系,引领未来决策者提高站位、开阔视野。”姜培学介绍。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正深刻影响世界发展。全球视角下,中国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如何迎接新的挑战?
在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最后一天,多项“全球首个”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彰显出中国创新向世界前沿进发的坚定步伐。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是世界首个基于二维离子量子比特阵列的通用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架构。面向经济主战场,北京邮电大学发布全球首个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天算星座,成功研制出星载新一代核心网系统、云原生卫星平台、卫星操作系统、太空服务器;发布全球首个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具备6.6Gbps传输速率、亚米级感知精度、多模态语义通信等多维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完成128通道微型无线全植入产品研发,全球领先。
一组数据直接体现了中国创新的成果。目前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已经达到484.6万件,是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在WIPO发布的《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提升至第十一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
“WIPO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30年的数字技术兴起过程当中,AI发展是最新浪潮,自2017年以来,与生成式AI相关的专利增加了800%以上,中国是这个领域领先的专利申请国。”邓鸿森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致辞中这样表示。
“可以说,中国是全球绿色低碳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也是全球绿色低碳技术最大的目标市场。”WIPO GREEN有关负责人邹凌在主旨演讲中介绍,目前中国已向WIPO GREEN数据库贡献了近1.2万项绿色技术,涵盖交通运输、能源、水资源、农林、污染治理、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占数据库技术总数的8%,为全球绿色转型发展增添了动能。
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绿色技术等可持续发展产业领域,中国创新都在全球创新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知识产权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新质生产力等发展新要求,知识产权正在形成中国式的双重螺旋功能。”北京市知识产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如今,知识产权既是市场导向的“激励轴”,又是战略牵引的“连接轴”。知识产权不仅是一个创新的法律工具,更是连接科技与产业、贯通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链接国家战略与市场动力的制度基因。
如今,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加速推进,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正深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记者 杨枊)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外景(记者 赵俊翔 摄)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咨询台内的机器人讲解员(记者 赵俊翔 摄)
苏州优知汇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目前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1家专利事务所,是一家致力于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培训、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服务的综合型服务公司。公司目前拥有2支专业的服务团队:项目服务团队和知识产权服务团队,擅长计算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咨询服务,并与国内数十家高校保持着良好的人才、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等合作。
苏州优知汇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科技企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咨询热线:13913560184(周经理)
公司地址:苏州市竹园路209号中国苏州创业园
扫码加微信快速咨询